亚马逊败走中国,本土互联网公司赢了吗?
这两天,亚马逊电商撤离中国的消息广为传播,18日,亚马逊回应称,将于2019年7月18日停止为亚马逊中国网站上的第三方卖家提供卖家服务。亚马逊表示,“我们将与所有卖家紧密合作,完成后续交接事宜,以确保持续为用户提供优质的购物体验。”
要指出的是,此次亚马逊是停止为第三方卖家提供卖家服务,相当于在国内的电商业务宣告结束,而不是全部业务撤离,海外购、Kindle等业务就不受此次调整影响。消费者未来依旧可以在亚马逊海外购平台上购买国外产品。
算起来,亚马逊在中国市场已厮杀了十五年。遥想入华的2004年,正值互联网寒冬刚刚解冻不久,万物复苏,科技公司如雨后春笋,淘宝、京东羽翼未满,在国际市场上打遍无敌手的亚马逊,高调进军本土市场,并拿下了当时如日中天的电商平台卓越,一时间风头无两。
在中国互联网的草莽年代,外来户亚马逊完成了漂亮的开局,此后却一路高开低走。十五年间,它见证了BAT的崛起,PC向移动互联网的过渡。与此同时,市场份额每况愈下,到2018年不足1%,以至于今天的年轻人可能未必知道它的存在。
如今亚马逊电商败走中国,黯然离场,估计会让不少深度用户,尤其是图书领域的消费者倍感唏嘘,要知道它的自营正品率一向口碑上佳。但市场竞争就是这么残酷,没有所谓的浪漫和情怀,有的更多是资本的刀光剑影。
如果要对亚马逊败走麦城进行归因,没有比“水土不服”更精确的了。这不是说它的商业模式有根本错误,事实上今天的亚马逊依旧是全球巨头,体量相当于两个阿里,今年年初,其市值就超越微软,首次位居全球第一。问题在于,复制美国经验未必适合中国本土市场。
举几个简单的例子。早期的亚马逊,甚至连宣传营销都不屑于做;在京东、淘宝等平台通过打价格战、造节日,来做大流量池时,亚马逊始终是无动于衷的。如果你用过亚马逊的购物软件,还会发现它的界面设计相当落伍。据说改一次页面都需要几个月的冗长周期,等候从美国总部层层审批,决策流程极为漫长低效。
在高速迭代的互联网产业,风口转瞬即逝,节奏相当迅速,从商业模式到管理效率等,对企业的容错率相当低。亚马逊这种呆板的外脑指挥模式,很容易因为失去对一线市场的敏锐感知,无法掌握用户需求,和前沿发展趋势脱节。实际上,好几年前的它,就已败相尽显。
其实不只是亚马逊,在互联网领域,从早期的谷歌,到后来的优步,这些在全球市场高歌猛进的巨头,最终都难逃本土互联网公司的围剿。相对来说,入华十五年的亚马逊,算得上足够悠久了,在它身上我们不只能看到电商产业的迭代,还能管窥互联网大半个发展周期。
但即便亚马逊黯然离场,依旧不能说本土互联网公司赢得了胜利。亚马逊的水土不服,对应的市场特性未必是合理的。
比如早期亚马逊自营业务,在京东之前,率先自建仓储和物流体系,试图靠基础设施建设慢慢搭建盈利框架。但这种“广积粮、缓称王”的逻辑,在现实中被击得粉碎。
尤其是近几年,科技公司都是短平快地切入市场,资本竞逐风口,先进场就是赢家,从共享单车到充电宝,一个完整的产业兴衰周期,压缩到只有短短一两年。烧钱补贴用户圈流量,资本挣快钱、寻找接盘侠,这种浮躁的竞争心态,导致各种行业乱象接踵而至。像共享单车就留下一堆烂尾的押金账目。
和呆板低效的亚马逊相比,为了快速占领市场,追求极致效率,本土互联网产业还衍生出一个问题,也即最近火热讨论的996。一方面,它为科技巨头在国际市场上排名不断攀升,乃至互联网增长奇迹,提供了不竭动力,但另一方面同样是在透支劳动者的权益。
在这样的语境下,审视亚马逊电商业务的撤退,可以说是相当复杂的,它很难用企业战略失败来简单概括。亚马逊依旧在全球市场活得有滋有味,而对本土互联网企业来说,虽然再次挤走了一个对手,但像亚马逊那样成为全球的影响力巨头,仍然是件任重道远的事。